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军天天吆喝着平分土地,这样喊的人就没有成功过一次。而且更多时候,这口号也就是骗骗文盲,先把人骗进去再说,分是不可能分的。他还记得一个历史上颁布过的制度:“平分田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但是,起义了多少年,就吹了多少年,根本就没实施下去过。“饿上三天歹心生”。天下大乱的时候,你想让人跟你干,就必须先管饭。如今天下定了,没有明确的章程,不稳定的种子怕是从开始就会种下。想着想着,他又开始缅怀起自己的时代。若是他也能有个大神农在世,不说养活亿万人,最后地都没什么人种了……甩掉脑子里不切实际的幻象,安临琛重新把视线聚焦到面前的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大家,是好事也能成大事,但是没有个强力保障措施,就不可能实施下去。安临琛这瞬间对戚宣甚至有些怜爱。座上帝王的声音平稳传来:“戚爱卿为人正直,实属难得。这份奏折是你自己一个人想出来的?可有和人商量,可有其他人看过你这份奏折?”戚宣不知道帝王为何突然这么问,老老实实回答:“未曾给他人看过。不过有综合其他大家之言,是臣集现下各路观点后的微末之言。”安临琛笑了:“你倒是够老实的。这折子前半部分很好,后半部怕是要你拿命填。”“自古以来,读书为社稷者少,为利益者多。嘴上说得再动听,所求更多不过是觅爵封侯、封妻荫子罢了。”他顿了顿又继续:“行了,这份折子朕先压下了,回去好好想一想所谓平分的可行性,再给朕递份折子上来。”他声音不大,神色似闲聊一般。但是其中含义的沉重敲打在几位大臣身上。大臣们倒是坐住了,真就当皇帝在和他们闲聊。安临琛说完瞟了眼温宏文,这才是只老狐狸。身为内阁大学士,奏折本就经他手。他先行处理一遍,皇帝只需要看处理结果。而这位大学士,不仅自己先写了篇模糊的奏折,还暗搓搓的压在最底下来试探君王态度。接着今天就有人带了份更多更详细的奏折来了。温宏文在这里面没扮演角色才是怪事。戚宣能想到开国初最大的土地和赋税问题,他温宏文会想不到?给一大推拍马屁的折子排到上面就罢了;现在在这里坐着,硬是只字不提,坐等别人开口。这里安临琛倒是误会温宏文了,毕竟皇帝登基是天大的事儿,祝贺歌颂的贺折自然得放到最前面。从戚宣回话开始,温宏文的头就微微低了些,表情再也没变过,甚至安稳给自己倒了茶水润喉咙。戚宣萎靡的声音拉回了安临琛的注意力:“臣明白了。”安临琛有些不爽。这种说话做事留三分、凡事都想先探底、先琢磨上位者想法的做法,办起事情来会产生很多滞涩,出错率大大增高。他理解为人臣子的谨慎。但理解归理解,不爽还是不爽的。这所谓的帝王真是不值钱。安临琛不是钻死胡同的人,直接换了个思路去做就是了。民生当然重要。但在他看来,一个初统一的国家,武力和律法更重要。乱世用重典从来不是说说而已。现在战乱刚结束,人们渴望和平不假;但是同时对厮杀火拼、各处死人的状况司空见惯,接受度非常之高。律法用以告知民众具体不可为的事情,武力保证律法政策能从上至下实施下去。安临琛其实对戚宣提出的几个大方向都非常看好,也准备实行。只是他现在掌握的武力还没能够降维打击到敢反对的人通通闭嘴,所以暂且押后一点。等他拳头硬了,说什么都是对的。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嘛。安临琛:“戚爱卿不必给自己过大压力。理不辨不明,你的很多观点都很不错,再此基础上再细化点吧。如今虽尊儒,但是治下律法更为重要,外儒内法不外如是。你可以考虑好好修缮适合如今朝廷的律法。《大锦律》需要你这样敢于说真话的人才。”安临琛的一番话说得戚宣耳根红了起来,眼睛亮堂堂。恨不得当堂表演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安临琛捧着茶悠然的喝了一口。封建王朝的制度,基本上都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外儒内法。没有哪个是最成功的,基本逃不过后世昏聩的定律。毕竟封建王朝,国运系于帝王一人身,主要还是看这个国家的掌舵人。帝王没开口,书房里自是一片安静。他们连添水是手都停了下来,老老实实。
豪门阔少觊觎情敌的第七年+番外 开局一把刀,修为全靠抢 私有春天[先婚后爱] 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番外 智者永不浴爱河+番外 (历史衍生)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番外 我们新人记者向来横冲直撞+番外 两不厌 枕边恶语 困在时间里的她 我的朝朝+番外 瑶瑶有期 楚宫腰 被迫和前驸马复婚后+番外 圣武奇侠传 退婚后清冷影后火葬场了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掌上娇娇/娇骨 穿成残疾黑月光的渣妻后+番外 那个经常请吃饭的年上+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