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临琛点头,示意他继续讲。心里倒是对这些心腹大臣有了一些初始印象。只能说,不愧是皇帝的得力干将,‘帝心似我心’这点做的非常到位。同时,文人特质也能明显,表达一个意思时能九转十八弯。不过作为封建王朝的官员,至少如今的他们目光清正长远、为国为民。安临琛:“戚卿有何良策?说来听听。”戚宣眼神明亮,声音都带上了丝喜色:“臣欲效仿唐朝均田制,但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人口和田地绑定、流民自然会大大减少……”戚宣这人文采飞扬,诉说自己观点时候喜欢引经据典,越讲越是亢奋,流畅非常。安临琛开始在对方的掉书袋声中开始走神。戚爱卿说得好像都很有道理啊,只是他怎么越来越嚼文嚼字了。小云也不给他翻译成大白话。另外自古以来变法者好下场的少啊。戚爱卿好勇…………在戚宣的抑扬顿挫中,安临琛开始努力思考自己还有印象的土地制度。想了半天,只能想到一个现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留出需要上缴的数量,剩下的产出全部都是自家的。这是他历史老师、政治老师都会敲着书喊‘这是一定要考的,给记牢了’的东西。土地政策是国之根本,戚宣果然真的好勇啊。安临琛面上作出一份认真听讲的样子,内心则飞快开始将自己还记得的信息整合出来。戚宣说了好一会儿,说得口干舌燥。一直没被打断喝止、也没听到赞同表扬。他停了下来,小心翼翼的瞄了眼帝王:“陛下以为何?”安临琛根本没听进去:“爱卿说得很好,可否有具体章程?”他话音刚落,下面的戚宣眼神一亮,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大袖子中拿出了本奏折:“这是臣拟定好的一部分策论,正等着呈给陛下过目。”说着就小碎步的将奏折递到了帝王手边上。安临琛也不客气,直接拿过来看了起来。果然,奏折上的白话buff没有消失。安临琛两辈子都没进过政治旋涡。但他可以说经历过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接受过的‘教育’,使得他的眼光和想法都非常与众不同。何况他来自后世,眼界和思想本身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种种缘由,让他对这份奏折的价值有了非常准确的判断。他总结了一下,戚宣大部分说得挺有道理,且有实行价值。不过很多暂时没有实行条件,还没到实行的时候。戚宣的这份奏折重点提出现在是开国初,国家统一,暂时没有外患,出点内乱也能轻松搞定。是实施新政最好的时候。甚至特别提醒了先分的土地一定要是无主之地。前朝战乱,死去之人众多,土地重新划分。如是有主土地,土地主需要在丈量后重新登记。接着写了如何划分,简单来说划为三点:一,把土地直接分给老百姓,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这一代人死后,还可以传给下一代。二,改收资产税,按资产多少收税而非按劳动力数目收税。不再收取人头税。三,所有人都纳税,包括官吏和富绅,没有豁免特权。安临琛看到这里的时候眼神变了下,对这位戚宣大人的敬佩程度再次上升。这是真不怕死啊。这些提议非常有利于朝廷和百姓,但动了不知多少人的蛋糕。戚宣这是不仅要把大家原本有的土地给分了,还要让大家把原本不要缴的税也给缴了。直接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不过这份奏折没出现在奏折堆里,而是被戚宣随身带着交给君王。想来他心里对这些提议还是有点数的。奏折制度没断过,即使在皇帝昏庸、宦官把持朝政的前朝暗黑期间。折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朝臣公开上的折子,这种折子不但皇帝可以看,其他朝臣也可以看。帝王朱笔批完,经手的内阁人员和六部官员甚至是高位太监侍官都有权利看;另一种则是密折制,是上了封的小匣子直达御前,除了皇帝谁也不能看。以此来方便底下人员向皇帝告密,避免皇帝被欺上瞒下,也保证那些写密折人的安全。能写密折的人数多寡是由皇帝指定的,只要皇帝愿意,除了高位大臣、地方大员,连九品小官都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如今的朝堂自然也延续了这项政策。戚宣这份折子也算是半个‘密折’了,安临琛看完直接扣了下来。不打算再让它过其他人的手。这些提议都只有个轮廓,内里粗糙。别的先不说,只第一条,平分土地在封建王朝就不太容易。下面人的阴奉阳违不说,土地兼并永远会是大问题。同时大锅饭容易让人摆烂,不管干多干少,最后得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自会打击人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我们新人记者向来横冲直撞+番外 楚宫腰 掌上娇娇/娇骨 枕边恶语 豪门阔少觊觎情敌的第七年+番外 开局一把刀,修为全靠抢 (历史衍生)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番外 那个经常请吃饭的年上+番外 退婚后清冷影后火葬场了 被迫和前驸马复婚后+番外 我的朝朝+番外 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番外 瑶瑶有期 困在时间里的她 穿成残疾黑月光的渣妻后+番外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私有春天[先婚后爱] 圣武奇侠传 智者永不浴爱河+番外 两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