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显然就是在托孤了。面对天子的信任和器重,李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绝不辜负天子重托,并咬指出血,以示坚贞不渝之意。稍后李勣因醉酒睡去,太宗还脱下龙袍亲自披在李勣身上。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之前,特意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安排——先将李勣贬为叠州都督,然后让李治在即位之后将他擢为宰相,以示新君之恩,借此强化李勣的忠心。李治依照太宗的吩咐,在登基当月就擢升李勣为洛州(今河南洛阳市)刺史,旋即又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让他进入了宰相班子;几个月后,又正式拜李勣为尚书左仆射。
回顾李勣在贞观末年的政治际遇,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李勣自身的资历和能力而论,还是从太宗对他的信任和器重来看,李勣都是后贞观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二号重臣。也就是说,在永徽一朝的满朝文武中,李勣既是屈指可数的托孤重臣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长孙无忌相提并论并且相互制衡的人物。
考察太宗生前的政治安排,虽然不一定有让李勣与长孙无忌相互制衡之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以太宗之英明睿智,他或许也会料到,他身后的政局不可能永远是铁板一块。所以,物色一个像李勣这种绝对忠于李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长孙无忌的托孤大臣,就是他所能作的最妥善的安排。
然而,出乎太宗意料的是,他在临终之前苦心孤诣布置好的这枚棋子,却在高宗即位不久就忽然选择主动出局,自行淡出了永徽朝廷的权力核心。
永徽元年十月,也就是禇遂良抑买土地案爆发的几天前,李勣就频频向高宗提交辞呈。在李勣“固求解职”的情况下,李治不得不解除了他的左仆射之职,仍保留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务,并另行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衔。
对于李勣的主动隐退,李治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为了尊重他本人的意愿,李治也只好这么做。
虽然李勣还挂着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衔,名义上仍然可以参与朝廷的最高决策,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所有宰相里面最没有发言权的一个。因为一旦没有在三省六部里担任实职,参与决策时就不可能拿出切合实际的有分量的意见,充其量也就是列席而已。另外,就那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来说,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纯粹是一个虚衔,基本上是给那些过了气的功臣元勋养老用的。谁要是挂上这个头衔,谁在政治上就彻底靠边站了。而以李勣的年龄和能力而论,他实在不应该这么早就靠边站。
可问题在于,这是李勣自己的选择,并非高宗的意愿。
那么,李勣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答案很简单——迫于长孙无忌的压力。
永徽元年,长孙无忌的个人权势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后期那种一手遮天的地步,但是由于他的多重身份——天子舅父、开国元勋、顾命大臣、首席宰相,从而决定了他在高宗朝廷中独一无二的权威和影响力。要与长孙无忌同朝为相,你要么主动向他靠拢,要么迟早被他搞掉,二者必居其一。
这一切,李勣看得比谁都清楚。
所以他宁愿选择隐忍和退让。
但是,隐忍不等于怯懦,退让也不代表无能。
这是策略,是战术,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
事后来看,李勣的做法无疑是高明的。假如他不是在永徽元年急流勇退,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那么很难保证他不会在随后的房遗爱谋反案中受到陷害和株连。
或许也只有到了永徽四年,当高宗李治意识到长孙无忌的权势正在极速膨胀,而自己却日渐陷入大权旁落、任人摆布的困境中时,他才会突然间明白李勣当初主动隐退的苦衷,也才能深刻领悟李勣保存实力的政治智慧。与此同时,李治当然也会回想起太宗当年给他安排这个辅弼大臣的深意。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李治毅然决定让李勣复出,把他擢升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显然是希望他对长孙无忌形成制衡。诚然,司空也仍旧是个没有实际职权的荣誉衔,但是鉴于其阶位仅次于身为太尉的长孙无忌,并且李勣本人也是定策功臣和托孤重臣,所以此次任命就相当于恢复了李勣朝廷二号重臣的身份。
同时,李勣的这个职位变动也未尝不是一个政治信号,它意味着——在长孙无忌高歌猛进、节节胜利的权力扩张中,高宗李治终于借助李勣的复出,对长孙无忌实施了一次反击。
虽然此次反击是李治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而且力量极其微弱(甚至微弱到引不起长孙无忌的警觉),但是,假如李治连这一点微弱的反击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帝国的整个最高决策层就会变成清一色的长孙班底了。
因此,李勣的复出对于高宗李治而言,实在是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
有了李勣这样一个可以信任和依托的力量(尽管是整个宰相班子中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天子李治就可以慢慢酝酿自己的突围行动——从大权旁落、任人摆布的困境中,从长孙无忌编织的那张黑色巨网中一步一步地突围!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天子的突围行动中,尤其是在李治准备册立武媚为皇后的关键时刻,李勣果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名列第一,李勣位列倒数第二。这个差别显然是巨大的,因为它并不是学校班级的座位号,而是政治交椅的座次,象征着一个从政者的资历、威望和地位。
似乎是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同时也为了提高李勣的政治威望,高宗李治特意在永徽四年的上半年,也就是擢升李勣为司空的不久以后,命人重新绘制了李勣的画像,并且亲自提笔作序。
在画像的序赞中,李治说:“朕以绮纨之岁,先朝特以委公,故知则哲之明,所寄斯重!自平台肇建……茂德旧臣,惟公而已,用旌厥美,永饰丹青!”(《李勣墓志铭》)
李治这段话显然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政治信号。因为长孙无忌、禇遂良与李勣同为顾命大臣,可高宗却独独对李勣说“所寄斯重”“惟公而已”,这样的表述当然是意味深长的。
铁血雄兵川军团:刀光如雪 一寸河山一寸血03:落日孤城 一寸河山一寸血02:华北风云 一寸河山一寸血04:万里烽烟 一寸河山一寸血05:历史不死 神偷天下2:靛海奇缘 四合院:8岁就加入国家调查部 血腥的盛唐 1921谁主沉浮: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 (韩娱同人)手掌心的流星(允在) 太平天国兴亡录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神偷天下3:悲欢无情 官场之惑 铁血雄兵川军团:强人本色 铁血雄兵川军团:巴蜀争雄 历史的真面目 李世民权力的逻辑 一寸河山一寸血01:长城以北
金融女王庄玖意外重生于一个软弱可欺学习吊车尾的自卑少女庄玖身上。一个性格妖孽,玩的了金融,干的了黑客,混的了军队!一个胆小懦弱,脑子愚笨,人人可欺!当她成为她,会掀起怎样的风云!庄玖重生格言这一世她定要重新掌握主动权!手握乾坤的席少原本打算,这一生守着清白度日却没想到半路遇到一只胆大无边令人头疼的女孽障庄...
关公战秦琼,我看行! 穿越成被废的汉少帝刘辨,开始了艰难的三国历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又有什么关系,我有超级召唤系统,历史猛将任我差遣! 别给我提虎...
学校新来的美术老师太坏了,居然要我给她当男模。当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我就发誓,从此以后她是我的天姿国色,我是她的护花使者。青春如火,燃烧我们的热血和斗志。岁月如歌,我们都曾年少轻狂,这不仅是一个故事,也是对不朽青春的完美追忆。2016年,雁门回归都市,呕心沥血之作,带你走进一场绝色盛宴!这是我在黑岩的第四本书,人...
想要休书?行!侍寝七夜,令本王满意就成全你。他轻飘飘地扔下一句重量级的话。她小脸纠结,扭着小手帕一咬牙,点头了。于是,锁门,落窗。七日七夜完事后,她爬不起来却伸出小手问要休书,不料,本王不满意,下一个七夜再谈轻松宠文详细介绍最新章节...
...
钱妙音并不信佛,却在尼姑庵中得到了一枚水晶平安扣,从此开启了她神奇的赌晶之旅。七彩水胆养神护体,钛晶之王招财避祸,一个又一个鬼斧神工的天然水晶,带着钱妙音走进一了那个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