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着大秦帝国的建立和一系列法令措施不失时机地制定与颁布,赢政终于完成了历代秦王所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给中华五千年的史书献上了耀眼的篇章,气势何等恢宏!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赢政面前,那就是他个人的称谓。秦朝以前,周天子称王;这个昔日唯我独尊的名号如今已经被许多国君堂而皇之地采用了。
面对着自己大一统的壮丽河山,面对着自己前无古人的皇皇功业,一个被人用滥的“王”字显然不能表达统一帝国国君的大气度、大豪迈、大手笔,更无法彰显自己的威严、独尊与大家风范。内心的极度膨胀让赢政觉得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称谓。于是,一个新的称号诞生了,那就是“皇帝”。那么“皇帝”一词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在刚刚统一、百废待兴之际,赢政为什么对改变自己的称谓如此急切呢?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赢政踌躇满志地坐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大殿里,得意洋洋。原来,秦国统一的最后一战,齐王田建主动放弃抵抗,举国降秦,并表示愿意做一个五百里地的封君。这个消息传到咸阳,赢政自然是心花怒放。因为,齐国的不战而降,大大缩短了他统一天下的时间。另外,哪有什么五百里地的封君?齐王田建真是昏了头,所以他对齐王田建的愚蠢感到可笑。大殿上的群臣听到这个消息,齐声高呼万岁。面对欢呼的群臣,赢政沉思片刻,一脸严肃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大定,我的名号也应当改一下了。如果再叫秦王,如何显示我大秦帝国取得的丰功伟绩?又怎么能名垂青史呢?请各位大臣讨论一下,该怎么改好呢?大臣们听了赢政的一番话,都微微一愣,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因为他们没想到赢政在兼并六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议名号,改称呼。随后,大殿上立即开始议论纷纷。
不一会儿,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真商量后,一起上前奏报:当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土地只有千里,诸侯有的来朝见,有的不来朝见,五帝无法控制天下诸侯。现在大王兴正义之师,平定天下,全国统一设置郡县,法令一统,这是亘古以来没有的大事,五帝实在无法和大王相比。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以泰皇最为尊贵,因此大王应当称“泰皇”。
而大王发布的政令应当称为“制书”、“诏书”,大王则自称“朕”。
应当说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给秦始皇上奏的尊号已经登峰造极了,从称号到政令、自称,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赢政并不满意。既然前人已经用过,再让我用,如何显示我的伟大和与众不同呢?一定要创新,要有创意。
于是,赢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号,合起来称为“皇帝”,其他的称呼都按你们商定的使用(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目“皇帝”,他如议)。看来,赢政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称号。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称号由此诞生。
当大臣们以为当天的朝议已经结束时,赢政又说,过去君王下世之后,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给先君一个谥号。这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从我开始,废除谥号。朕称“始皇帝”,下面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赢政统一天下之后,要办的事、待办的事、急办的事可以说千头万绪。
为什么赢政如此重视自己的称号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件事情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赢政这种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极度膨胀,头脑已经开始发热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皇帝”一词非他莫属。以后,他还制定了一系列与皇帝有关的制度,如“制”、“诏”是皇帝命令、文告的独特形式,“陛下”是臣民对皇帝的尊称。皇帝的亲属也有了独有的称谓,皇帝的父亲为“太上皇”,皇帝的母亲叫做“皇太后”,皇帝的妻子封为“皇后”,等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建立了与皇帝相关的礼仪制度,但是由于史料匮乏,它的原始面貌我们很难厘清。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对自己的称号如此在乎,还出于一个重要原因,即他急切地需要为自己正名。
正名是论证政权合法化的基础。赢政九岁回到秦国之后,就成为了太子异人的嫡子。这注定了他将来一定要继承大统,成为秦王。因此,赢政九岁之后应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自己将来当秦王做好文化上的准备。关于这方面的直接史料,我们目前无从看到,但是,赢政少子胡亥受业于赵高,赵高本人是一位文字学家,而且深通法典。从这一情况来看,赢政九岁归国之后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差。如果我们这个推断不错的话,受过良好教育的赢政当然懂得正名的重要性。赢政的“议帝号”就是要正名。先秦诸子历来非常重视正名,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正名”对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有序,以及对老百姓的统治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赢政统一天下后首先忙着为自己正名。
神化是树立皇帝权威的必经之路。赢政自称“皇帝”,独占“朕”字,政令称“制书”、“诏书”等,目的都是为了神化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体臣民严格区别开来,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标榜得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这套神化造势术,一方面源自韩非学说中的“术”和“势”,另一方面则源自赢政自己的政治需求。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赢政认为必须有一整套形式上的仪式作为神化自己的手段。
“皇帝”称号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总称”。赢政不要“泰皇”,但取“皇”,因为“皇”是尊贵之称。“帝”是“天号”。
“皇”与“帝”合称“皇帝”,神化的意义更为明显。
圣化是树立权威的又一条重要途径。赢政废王称皇帝,确有“称成功,传后世”、展示并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赢政更改称号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圣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圣化自己的基础是皇帝意识。
秦始皇是一个皇帝意识非常浓厚的帝王。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帝王心态。在秦始皇的“皇帝”称谓中,还有一种隐性称号,即“龙”。“龙”在先秦是一种神物,也是民间对“皇帝”的一种通俗称呼。
秦朝的臣民称秦始皇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今年祖龙死”一说,暗示秦始皇将死。秦始皇听说之后,对“祖龙”一词做了新的解释:“祖龙者,人之先也。”这说明秦始皇默认“祖龙”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垄断心态。秦始皇垄断心态极其强烈,在现实生活中独断乾坤。
“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称的通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时,他便独占了表示自称的“朕”字,使其成为帝王的专称,并严格禁止他人使用。这表现了秦始皇强化“一人”的独占性,皇帝制度就是“一人”政体,皇帝是天下擅揽大权的唯一“一人”。秦始皇尽管只垄断了一个“朕”字,但在实际上,这件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四海之内唯我至尊的思想。
正名、神化、圣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现实统治。秦始皇创立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控制臣民,特别是控制被秦国兼并的六国臣民,这是秦始皇建国伊始的既定方针。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称皇帝,垄断“朕”字,都只不过是秦始皇控制天下的一种手段。秦始皇之所以选择通过这种手段威慑天下,是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天下并不会完全臣服于他的统治。
皇帝制度的存在及其职能的实现,不仅仅依赖它所具有的物质力量,还需要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认同可分为主动的、自为的维护和被动的、自在的接受两种情形。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呈现轰轰烈烈的历史画面。
废除谥法剥夺了后世对前代君王的评议权。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死后,即位的新君和礼官等大臣要给先君一个评价,这就是“谥”。
秦始皇废除谥法之举,意义深刻。首先,体现了他对大秦帝国永世长存的自信;其次,表现了他不许“以下议上”的思想;另外,还为了杜绝后世对前代皇帝的任何批评的出现。谥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是后世对先王的评价。先王死后,要根据他们生前的表现取一个称号来概括其一生。赢政认为,前代君王死后由后代继位君王和大臣们议定谥号的做法是“子议父,臣议君”,非常不合适。因此力主废除谥法,自己是始皇帝,后代君王的称号只用数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不能允许任何对皇帝的说三道四,在他看来,威严无比的皇帝四海之内唯我独尊。废除谥法,即是取消了后世对先王的任何评议。由此可见,秦始皇连一点点批评也不能容忍。
在大喜的时刻,赢政把废除谥号与称皇帝、万世相传一并宣布,似乎有点煞风景,然而这正是秦始皇极高明的政治艺术和娴熟的政治权术的具体表现。他规定死后不准人们对他评头论足,那么他在世时禁止臣民对他的评论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作为的专制帝王一次又一次地为身后立法。秦始皇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他反复宣布一切法令“永为仪则”,世世代代都要遵守。
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后,运用了各种手段加强巩固自己的统治。可以说他所建立的皇帝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首创性,而这些制度绝大部分被汉王朝继承,并稍加改动,使之更加完善。此后的两千多年间,虽然历代王朝都对皇帝制度有所损益,但秦始皇确立的这个制度的框架和精神基本没有变化,可谓根深蒂固,它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此时,秦始皇仍然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他毕竟强夺了周朝的江山,以武力兼并了天下,这样的兼并是否具有合法性?关于这一点,秦始皇又该如何向天下人作出解释呢?
秦朝那些事儿·秦国崛起卷 修真四万年 秦朝那些事儿2·变革时代卷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 盗墓:神级血脉,雪莉杨倒贴! 秦朝那些事儿3·大结局 土星防卫军2 对你见色起意 宋案重审 明灭 父亲的一九四二 长沙会战 天下一号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下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上 远离地球 大宋第一状元郎 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 荆州杀:张艺谋作品《影》的原著小说
医者,仁者。一盒银针,一付药方,救天下之苦痛。满腔热血,一身功夫,平天下之不平。花城四美为之心动,美女老总为之倾情,萌萝莉为之犯痴,白领丽人为之至死不渝...
成亲七年,她倾尽所有,全心付出。却不想他官拜丞相之日,所谓的良人拥着善良柔弱的妹妹,冷眼看她胎落身死。她恨,她怒,她怨…她发誓如有来世,她定要血债血偿,将欺她负她害她之人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本以为身死魂灭,却不想老天垂怜,让她重生。这一世她断情绝爱,斗姨娘,惩庶妹,报母仇这一世她惊才绝艳,拒渣男,斗皇权,显风华且看她如何扫除一切障碍,走向辉煌幸福的人生?又是谁一直替她遮风挡雨,予以她一世荣宠?精彩片段1听说你要招亲?一袭黑衣,满目赤红的男子如风一般闯进屋里,将某个可恶的女人拽进怀中质问。我这个年龄早该成亲生子,招亲并不奇怪!不准!某男微眯着双眼,我娶你!精彩片段2昭儿,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幡然...
人人都嘲笑的草包大小姐,仅用六年,便掌控了天下刺客联盟,把药店珠宝店客栈等连锁机构开遍各国,而誓以保护娘亲为己任的宝宝,更是外表天真烂漫实际腹黑捣蛋。母子搭配,赚钱不累,一大帮优质男人却跑来自称是宝宝他爹,让她伤透了脑筋。...
玉树临风的太空垃圾清理工朱斌,驾着他的废品拼装飞船,满载着无数的太空垃圾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地球,踏上一条疯狂独特的强国强种之路。巨舰大炮横行,不搞纠结憋屈!紧扣历史真实与科技并行,打造一本让您耳目一新的二战爽文!我们的口号是,炮塔越多越好!底盘越大越美!(新建群钢铁咆哮1249144883,欢迎加入多炮塔和BB党乐园。)...
新文推荐攻婚掠情,二爷的新宠1272114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月底开始更新。她是世间最美的女神陵南老母白珠,却因违背天意拯救了本该灰飞烟灭的莽荒之帝夜谦而被罚两人双双落入人世轮回这一世,她是晏家最不起眼的庶女晏明珠,这世上只怕两样东西,鬼和太叔公。可太叔公为保晏家能够傍上御史文家这个后台,将她送进了传说中有恶鬼的文家古楼结阴亲。世人皆言,进入这鬼楼的女人没有能活着出来的。晏明珠将会成为第十一个祭品。可不曾想这厮竟然该吃吃该喝喝。没事儿逛逛街,吓吓人。世人说,那个死在楼里的文家公子他性情谦逊,淡漠名利,善良温顺。可在晏明珠看来,都是屁话。性情谦逊的人会天天喊着他三岁能吟诗,四岁能作画,十岁就高中状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吗?淡漠名利的人会让她每天喊他状元夫君吗?善良温顺的人会一把捏死了偷偷潜进古楼里看是否有鬼的文家后人吗?晴天白日,她躺在摇椅里碎碎念,我看以上几条你一条都不符,瞪什么瞪,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不对的话就出来扑我啊。话音才落,一道鬼影已经冲了出来。她被折磨的嗷嗷乱叫之余不禁骂爹,是谁告诉她,鬼在白天是不敢出来见太阳的?出来,保证不往死里打。相处一载,她对他感情甚笃,却不想他对她好竟只是为了得到她所生之子的生魂,好去救他被封印的心爱的妻子。终于她失去一切,成了代替他守护文家的恶鬼,嗜杀成性,让所有人都闻而丧胆。直到另一个男人三皇子儒王出现,他以神一般的姿态将她救出古楼,给她封妃立宫,照顾有加,纵容疼爱。他发誓对她一生守护,她终于走出阴霾,决定依靠。可为何她那抛妻夺子的鬼相公却又回来了?还有那段数百年前陌生女子的记忆涌入脑海又是为那般?当一切真相揭开时,她该如何抉择?光光新文新鲜出炉,鬼文,王爷文,仙侠文合体,求收藏,求抱养...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他是一个门外汉足球不能用手,笨蛋!他有远大理想我想踢足球赚钱!他还有点搞不清楚状况我会打败你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