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莫里亚克(第1页)

1885—1970

莫里亚克,法国文学家,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波尔多附近富裕的资产者家庭。接受教会教育,上过大学文科。一生发表多部小说,代表作有《和麻疯病人亲吻》、《黛累丝》、《蝮蛇结》等。

为《卡门》辩护

有虚假的通俗,犹如有虚假的高雅。《卡门》堪称虚假的通俗作品的典型。对于自命高雅者这是一个圈套,一个所有音乐家都能觉察的圈套:在我认识的音乐家中,谁也不否认《卡门》的真正价值。

但是,从来没有一部杰作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当我还是大学生,在波尔多大剧院看这出戏时,听见那些“棕发烟厂女工”和那些“青年卫兵”所唱的可怕的腔调,我认为演出是可笑的。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认识到面对这些惯于在夏日炎炎的星期天向那些穿着鲜艳闪光的服装,乘着维多利亚式敞篷大马车驶向竞技场的斗牛士喝采的观众,波尔多的《卡门》演得恰到好处,台上有一种欢快的狂热气氛,散发着茉莉花和屠宰场的气味。在第二幕,一名叫雷吉娜·巴代的年轻舞女,在群众角色和观众的掌声中,在客栈的一张桌子上旋舞。

我们对卡门是熟悉的:她耳鬓垂着油光可鉴的鬈发,头上插着康乃馨花,在圣卡特琳街卖沙丁鱼,身边围着一群轻浮而面目凶煞的流氓。舞台是街道的延伸:对于我们来说,艾斯卡苗名叫盖里塔、马扎蒂尼、雷韦尔特、阿尔加贝诺、富居代斯、邦比塔这些人都是斗牛场上我们崇敬的英雄。

而那位茨冈女人正是我们善意的中学教师要我们提防的情欲的化身:为了这个坏女人,这个该死的女子,士兵们开小差,犯罪杀人。我们毕业那年,传教士为她描绘了一幅真实的图画:

“你们把我抓起来吧,

是我把她杀了,

卡门,我心爱的卡门”

走出剧场,我在柱廊下沉思了片刻。从西班牙吹来的凄凄的风刮起了图尔尼大街的尘土,大滴的雨点撒落在路面上。

脑中翻腾着这些往事,我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应该去听听《卡门》!”这样,我们在一个星期六傍晚朝歌喜剧院进发了。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出戏,而我事先就因此感到高兴。我为他们描绘了熙熙攘攘的第一幕:阳光照耀下的西班牙广场,跨坐在椅子上的警卫队士兵,卷烟厂,接班的哨兵和唱着歌鱼贯而过的儿童,还有抓着头发扭打在一起的烟厂女工,而卡门袒露着肩膀,穿着撕烂的衬衣,茶花般白净的肩膀上血迹斑斑。我向孩子们预言,观众们一定会兴致勃勃,顶层楼座对所有的歌唱都喝采叫好。

我们大失所望!我们对法兰西喜剧院是过于苛求了,因为我们终究有时去那儿看戏的。可是,谁会想到星期六晚上到歌喜剧院订一个包厢看《卡门》呢?观众是不伦不类的,其中有戴夹鼻眼镜的理工学院学生,稚气十足的圣西尔军校学生……所以,如人们所说的,演员们“漫不经心”。开始演得随随便便,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气氛,好像在一间二流咖啡馆里似的。帷幕升起时,广场上没有人走过,台上凄凄惨惨,被那些无精打采的公务员占据着,他们坐在邮局窗口后面,懒洋洋地唱着。

可是,古老的杰作终于显出它的威力,慢慢激发了那些昏昏欲睡的公务员的热情。开场时直着嗓门叫“你扔给我的那朵花”的那位大腹便便的唐·若瑟,在最后一幕唱出了风格。虽然扮演者不过尔尔,魅力终于表现出来了,最后一幕是出色的!首先,在斗牛之前,怀着对悲惨结局的期待,粗犷而急促的乐曲使我们热血沸腾……在手摇扇子的仕女之中,卡门披着雪白的纱巾,手挽艾斯卡苗的胳赙走过来了;她胀着脖子,用沙哑的嗓门温情脉脉地唱道:“是的,我爱你,艾斯卡苗。”可是,在这一片节日的喧闹中,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之下,传来一位女友焦虑的声音,仿佛是即将爆发的雷霆的预兆:“卡门,别待在这儿呀!唐·若瑟在那边……他躲在那边……你当心呀!”

《斗牛士之歌》的音乐停止了。唐·若瑟从墙边走过来。这时,永恒的哀怨爆发了:“我不恐吓,我恳求,我哀求……”还有在这爱情的转折,在所有国家、所有地方无数次重复过的话:“我会忘记一切的……我们将重新开始生活……”还有那个一再重复的单调的警告,可是这微小的绝望的波浪并不能打动女人的铁石心肠“卡门,现在还来得及……”这些话使我们感慨命运的乖谬,最后是那血泪的哽咽:“你真的不再爱我了!”伴随着小提琴令人荡气回肠的乐句……剧情继续发展,一直到唐·若瑟的叫唤触动我们心灵最深处的隐私,因为我们蓦然发现了一个众所周知、但如果人们希望忍受生活便必须遮掩的真理:“斗争是爱情的手段,而两性之间誓不两立的仇恨是爱情的基础……”(尼采评《卡门》语)。

□读书人语

《卡门序曲》的音乐几乎人所共知,但未必有许多人熟悉梅里美和他的《嘉尔曼》,而对莫里亚克这位被称为“最后一朵传统之花”的法国作家,了解的人可能就更少了。

爱与恨、生与死、异域的风光、血腥的搏斗、放浪的调情、悲剧的震撼,这些应足以概括小说《嘉尔曼》和歌刷《卡门》的情节了。但莫里亚克并无情节的分析,他只说“散发着茉莉花和屠宰场的气味”;《卡门》是自由的悲剧,也是通俗的喜剧,而他的“辩护”不过是指“通俗”为“高雅”,从而捍卫了悲剧,捍卫了一种“真正价值”。

就这篇随笔的散文性来说,即便不多,却也不少于评论的成分。我们从中不仅能窥见法兰西剧场文化的一地,也能看到自蒙田以降法国散文的一个侧面,即华丽放诞的风格。莫里亚克是一个老式的现代作家,他的小说世界是狭小和忧郁的,有点像福克纳。这篇散文也同样并不开阔,而且散乱,但正如评论者所说,他的“语言无可匹敌,简洁而富于表现力,他的散文能以暗示性的短短几行,说清楚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事情。”

确实,要说清《卡门》的魅力不容易,而要说清人性的堕落与美好(舞台上下、书本内外)则更困难,但莫里亚克却以简洁的语言和暗示的才华做到了。他说:“古老的杰作终于显出它的威力”,这大约也适用于他自己吧。 【高海涛】

《卡门》是梅哈尔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喜剧,比泽作曲(1875年)。《卡门》的剧中人物。波尔多最繁华的街道。唐·若瑟的情敌。都是当时著名的斗牛士。指卡门。唐·若瑟在剧末的唱词。剧团是国营的,所以作者称演员为公务员,这句话同下句一样,都含有讽刺意。

终结悲恋  乔家初心  宠物小老婆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  你想得简单,一切就变得简单  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  你是人间四月天  绝恋变身爱人  中国微经典:窒息  中国微经典:有意思  文学或者音乐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岛上来信  我为你洒下月光  寄意故乡  中国微经典:一种假设  培根随笔  远方的鼓声  湖上闲思录  国王万岁  

热门小说推荐
替死魂

替死魂

PS本书简介在书页,您可以到书页查看...

都市田园人家

都市田园人家

遥想当年他也是个有名的皇家御厨,死后受香火供奉,倍儿受人尊敬。化成一缕孤魂在人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孙子长成一个被人欺负戏耍的怂货。连活着和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平白气的他蛋都疼。一朝惊醒,发现他重生成那个怂货。手握灵泉,他拳打渣男,脚踢恶毒男小三,一夜宿醉过后,竟揣了包子。卧槽!!!!!!!!!!!!!一脸便秘的看着怀中小儿。无奈,只好种种田,做做美食,顺便养养娃。结果那个畜生,竟然跑来跟他抢儿子。苏长歌眉毛一挑不给,想要自己生!!!入V公告本文于2015年12月27日入V届时三更,V后日更偶尔多更,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基友的文我的专栏...

爱你纯属预谋

爱你纯属预谋

第一次见面,她想设计他,结果却被她反设计,拐到民政局,坐实夫妻之名。她小心翼翼的问我们都结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他笑你不会看结婚证吗?第二次见面,她羞涩难当的说我可以进去吗?他乐当然可以!他费尽心机,处心积虑的将她圈在身边,当她一头栽进他编织的温柔陷阱,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他20年的深爱付出。...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重生聊斋,读书种田行医的同时,闲来无事,就调戏一下花仙狐妖,做一个幸福的人。...

权少的闪婚新娘

权少的闪婚新娘

红薯网授权作品男友与好友结婚,她披麻戴孝参加婚礼。为了报复,她嫁给男友的哥哥,各取所需。本想一切结束,各走各路。不料,老公邪肆的一笑,眼睛瞅着她的肚子,说好两不相欠,你却带走了我的种,是你先违约,我也只好委屈的养你一辈子。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辈子交代出去了。片段一权少,夫人是为了保住小少爷才要离婚的,您不要什么小少爷,都特么离婚了,还要儿子有什么用?某男震怒,一路飞往ampampgt刚见面某男气定神闲的招手,媳妇儿,你过来。某女使劲儿摇头,不要。离婚谈判,面对一只狐狸加豺狼虎豹的综合体,其战斗力无以估量,某女退了又退,然某男紧追其身外加不要脸道离婚可以,净身出户。!她还要养儿子。我我要分财产好啊,请问你知道我的财产多少吗?不知道我还有个私生子什么?我私生子的妈咪叫施小雪啊?我说我不会离婚,你趁早死了这条心,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