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19—2010
郭风,福建莆田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1939年开始散文创作。有散文、散文诗集、儿童故事、童话集等多种。现有《郭风散文选》、《郭风作品选》等各种版本专集及选集行世。
论老年
我所读有限。有关谈论老年的作品,印象较深者有西塞罗的《论老年》,施蛰存先生的《论老年》。西塞罗的《论老年》为梁实秋先生所译,收入《西塞罗文录》,其中尚有《论友谊》一文。这是四十年代,即我还在青年时期便喜欢读的两篇古罗马散文。至于施蛰存先生的《论老年》,是前数个月才读到的;我自己早已经老年了,对于是文也颇为喜欢。不知怎的,有时,我会念及《西塞罗文录》,且有一种愿望,即很想自己的书橱上有这一册书。八十年代初,某日,忽生一念:托熟人至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复印一册。与此同时复印一册者,有《陀螺》,这是周作人氏早年翻译的域外小品、小诗集,其中也有一些古希腊罗马的诗和散文篇章。古希腊罗马的散文,有的采用对话体,有的是一种演说辞。我个人以为这类散文文学的最大的感人之处,便是雄辩,文采斐然,还有便是易于读者直接发生感情交流。《陀螺》中的一些散文短章如此,《论老年》(以及西塞罗的其他散文作品)亦如此,以致我在青年时代竟能喜欢读《论老年》。再说上面还提及的施蛰存先生的《论老年》,则由于作品具有时代性格,某些嘲讽的笔致引人思考,我个人以为是当代一篇具有辛辣味的老人散文。而这种辛辣味,我个人又以为人生阅历至深的老年人始能写出来。
二
不觉在上面谈论了有关二篇《论老年》的个人感受。对此,看来我还有话要说。西塞罗的《论老年》看来是一篇赞美老年,为老人辩护的文章;是一篇绝唱,竟能使青年的我和老年的我读之都深感有味。据梁实秋先生的意见(这是三十年代他翻译此文时的意见),西塞罗不见得是一位有独创性的哲学家,他未必有自己的某种哲学思想体系,但他是一位哲学的“混和派”;他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斯多亚派的某些精华,把希腊思想之最精湛的部份授给罗马,所以在哲学方面仍然具有崇高的、显著的地位。诚然,就《论老年》言,西塞罗不止在赞美老年,其实在提出有关老年的哲学。如果真的确认西塞罗在哲学上是“混和派”,那么,我个人以为《论老年》颇近伊比鸠的“花园派”(亦称“享乐派”)思想的积极部分,这便是视快乐为至善,免除无谓的恐惧。西塞罗说:“现在我决心要写一篇文章论老年,因为我愿减轻我们俩个共同感到老年的负担”(重点为引用者所加)。在我看来,西塞罗对此提出二个主要论点,—是,对于一切老年所可能带来的人生缺陷,以至“人生终点”的到来,——或者,简要地说,对于“老年的烦恼”如何消除,甚至使之变成一种舒适、幸福的境界?这中间有法可循,这便是“服从‘自然’”。西塞罗说:“人生的戏剧的各幕既经‘自然’妥为布置,最后一幕大概是不会被忽略的。……不过终点总是有的,如树上的果实田间的谷粒,总有成熟的时候,不免要萎缩下坠。此种境界,智慧的人便该心平气和的去接受。与‘自然’宣战,那不是和巨人一样的和上帝宣战么?”这些话说得透彻不过了,排除老年的烦恼或负担(包括面临“人生的终点”的负担),抱顺应“自然”的态度,烦恼或负担自能一扫无余。二是,要消除老年的烦恼或负担,其最适宜的武器便是“美德的实行”。西塞罗说:“一生中随时修养美德,在一生事业终了时便产生奇异的结果,不但在生命终点得到安慰——这一点固然重要——并且回想起一生的善行,也自有无限的快乐。”对此二点,我发现后来者蒙田,几乎持相同或相近的见解。蒙田没有写过专论老年的文章。中译本《蒙田随笔》(梁宗岱、黄建华译)的《热爱生命》,其实是专论老年的一篇散文。蒙田说:“我觉得它(按,指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又说:“……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份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这两位哲人、散文家实在都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那种宣传乐观、奋进和坚持善行的精神,为我所赞同。只是按照他们的这种哲学思想(或见解)去办,有些人可能办到,有些人未必能办到。带有讽刺意味乃至悲剧色彩的是,西塞罗作《论老年》的次年(公元前43年),他竟被安东尼命人杀死。书至此,我不免为古人悲。
三
我已年逾古稀,也想谈论老年。我不可能从某种哲学高度来谈论老年,在我的笔下也不可能出现某种辛辣味。我想以较平和的笔致,从当代平常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中,试谈有关老年的几个问题;譬如从爱情、结婚和家庭生活以及健康和物欲等方面来试谈老年。
老年的爱情,或许只能是一种逝去的爱情,一种只容追忆的爱情?在我国,奴隶制时代以及封建制时代出现的一夫多妻制,已从法律上消失。即使如此,一个人(当然包括男女)在人生经历中有过多次的爱情生活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很自然的。《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有关贾宝玉的爱情生活,那当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和宗法家庭制度下始可能出现。贾宝玉生活在众多的女性,(女孩子)中间,他钟爱周围的众多的女性,但他似乎又只钟爱林黛玉一人?而他自己和林黛玉最后都成为爱情生活的悲剧人物。我再说一句,象贾宝玉、林黛玉那样的爱情生活,一般地说,在现当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了。但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各有某些爱情生活,以及有情人未必成为眷属——诸如此等之事,我武断地说,在任何社会中仍然都可能存在。对此,我不必多加说明了。我只想说一点,即由于有上述情况在,某些爱情生活成为某些老年人的追忆中的美好景象。我有感于此,曾在晚年写了二篇微型小说似的小品文,分别题为《他和她》和《年轻时候》(已收入我的散文集《晴窗小札》,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书)。二者都是记述某种人在老年时对于早年爱情生活的追忆。请允许我引录一段:
他想,他一生爱过二位女子。一位是听父母之命而与之结婚的结发妻子。她坚毅、她贤淑,她具有旧中国女子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品德。她无条件地爱他。而他似乎不止爱她,而且感激她。她已经辞世六年了,他至今时或怀念自己的亡妇。但是,怎么说好呢?他在爱自己的妻子的同时,的确曾经暗自倾慕另一位女子。他写了一些书简,表达这种倾慕之情,但始终未发给这位他所倾慕的人。而把这些书简作为小品文,用一个化名在若干期刊上发表了。是的,他始终未曾向这位女子表达自己的心事。但情况的确如此:他至今有时还会暗自念及曾经和她一起散步过的山间草径,念及那座小山村、杉木林、小溪和溪上的浮桥以及散步尽处出现的一座小小土地庙。……看来,有一颗爱情的种子,仿佛被封起来,埋在他心中。……
他想,人之一生中,可能有一些心事,以及悲伤,一些情感的克制和矛盾,会一直埋藏于心中,直至终老。
我所引录的上面这段文字,也许可以说明:老年人的爱情,往往是一种已逝的爱情,一种只合追忆的爱情,它也许有点美丽,但也有些悲伤,有些辛酸。
当然,我在上面所述的见解(或体验?),我自己也并不加以“绝对化”。如果能从已披露的若干历史人物的情况来看,陆游的爱情,如他在《钗头凤》一词中所表达的,近似我在上面引文所述的情况(说明一下,上引文字,是我记述一位现在已年逾七旬的友人的情况)。而老年的歌德,到了八十余岁,仍然过着某种爱情生活;邓肯在老年时也过着某种爱情生活。从这中间,我顺便说一下,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道德教养的差异,东方人的爱情生活(至少在古代)比较隐秘和自约,西方人的爱情生活很早便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有时显得相当放纵。
四
就通常情况而言,我以为人到结婚以后,其个人生活渐向理智化方面发展;结婚以后的男女爱情,渐向理智化方面发展;幻想和所谓浪曼蒂克的色彩渐渐地清淡了,出于现实的思考的因素增加了。只要不是情感发生变异,只要不是恣情纵欲者,那么,不论是具有很高智慧的人,还是一般的居民,都不可避免地要过家庭生活。我国古代哲人早就看清这一点,因之,除提出个人的修身的课题外,进而与之相联系地提出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互关系的论述。从中,我们可知古人便以为家庭是社会、国家的基础组织。即使在现代社会,家庭生活仍然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组织,一种不可缺乏的组织。而夫妇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共同负担家庭生活的一切责任和履行应有的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概言之,我个人以为无非是繁衍后代,即生男育女以及教育子女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无非是发挥对于个人事业的谋求和进取心,对于建立美好家庭的责任心,等等,等等。而夫妇(当然也应包括家庭的其他成员)在共同负担和履行所有这些责任和义务时,由于各种外在原因,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家庭各成员中某些内在原因,在家庭中居主导地位的夫妇,会共同面临各种挑战、各种困难、乃至各种挫折以至灾难(当然也会共同面临种种适意的、乃至欢乐的事宜),这就使夫妇之间需要感情的结合,也需要理性的结合。这种由情感和理性相结合并趋向理智化的夫妇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二人间的感情结合更加深厚,以致中国有句古话,也是褒词,认为曾经患难与共的夫妇,是在家庭中的一对“恩爱夫妻”。那么,我要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一对夫妇到了老年被誉为恩爱夫妻,那么,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他们的结婚和家庭也可以说是幸福的。
培根随笔 湖上闲思录 乔家初心 你是人间四月天 国王万岁 宠物小老婆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 终结悲恋 远方的鼓声 中国微经典:窒息 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 文学或者音乐 寄意故乡 我为你洒下月光 中国微经典:有意思 绝恋变身爱人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岛上来信 中国微经典:一种假设 你想得简单,一切就变得简单
PS本书简介在书页,您可以到书页查看...
...
遥想当年他也是个有名的皇家御厨,死后受香火供奉,倍儿受人尊敬。化成一缕孤魂在人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孙子长成一个被人欺负戏耍的怂货。连活着和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平白气的他蛋都疼。一朝惊醒,发现他重生成那个怂货。手握灵泉,他拳打渣男,脚踢恶毒男小三,一夜宿醉过后,竟揣了包子。卧槽!!!!!!!!!!!!!一脸便秘的看着怀中小儿。无奈,只好种种田,做做美食,顺便养养娃。结果那个畜生,竟然跑来跟他抢儿子。苏长歌眉毛一挑不给,想要自己生!!!入V公告本文于2015年12月27日入V届时三更,V后日更偶尔多更,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基友的文我的专栏...
第一次见面,她想设计他,结果却被她反设计,拐到民政局,坐实夫妻之名。她小心翼翼的问我们都结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他笑你不会看结婚证吗?第二次见面,她羞涩难当的说我可以进去吗?他乐当然可以!他费尽心机,处心积虑的将她圈在身边,当她一头栽进他编织的温柔陷阱,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他20年的深爱付出。...
重生聊斋,读书种田行医的同时,闲来无事,就调戏一下花仙狐妖,做一个幸福的人。...
红薯网授权作品男友与好友结婚,她披麻戴孝参加婚礼。为了报复,她嫁给男友的哥哥,各取所需。本想一切结束,各走各路。不料,老公邪肆的一笑,眼睛瞅着她的肚子,说好两不相欠,你却带走了我的种,是你先违约,我也只好委屈的养你一辈子。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辈子交代出去了。片段一权少,夫人是为了保住小少爷才要离婚的,您不要什么小少爷,都特么离婚了,还要儿子有什么用?某男震怒,一路飞往ampampgt刚见面某男气定神闲的招手,媳妇儿,你过来。某女使劲儿摇头,不要。离婚谈判,面对一只狐狸加豺狼虎豹的综合体,其战斗力无以估量,某女退了又退,然某男紧追其身外加不要脸道离婚可以,净身出户。!她还要养儿子。我我要分财产好啊,请问你知道我的财产多少吗?不知道我还有个私生子什么?我私生子的妈咪叫施小雪啊?我说我不会离婚,你趁早死了这条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