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我今天起关闭手机,真正开始修改《兄弟》下部。家里的电话九月中旬就不接听了,我那时就开始修改,可是一个多月来一直被各种事务纠缠,我已经无法回到《兄弟》上部出版前的安静之中了,这是一个教训,以后不能再分上、下两部出版了。我原来以为八月初就可以回到写作中,到了九月仍然没完没了,我强行截止和《兄弟》上部相关的一切活动,结果别的活动冒出来了。通过这一次,我明白了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想象今后的生活。今天我关闭了手机,觉得自己断开了和外界的接触,当然我不会断开这个博客,我现在需要这个博客来让自己感受到:我还在人间。
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些有关《兄弟》叙述语言的批评和你的一样,先是说一口气读完,后又说语言拖沓。我的费解就在这里:拖沓的语言如何让人一口气读完?我想这可能是对语言功能理解上的差别。我的理解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存在,是为了表达叙述的力量和准确。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文学叙述语言不是供人观赏的眼睛,长得美或者不美;文学叙述语言应该是目光,目光是为了看见了什么,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目光存在的价值就是“看见了”,叙述语言就像目光在生活的世界里寻找着什么,引导阅读进入到故事人物和思想情感之中。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烘云托月”,可以用来解释叙述语言的功能,就是画月亮的时候只画云彩,不画月亮,可是让人看到的只有月亮,没有云彩。在我看来,一部小说的叙述,尤其是在长篇小说的叙述里,语言应该功成身退。另外,下部是写现在的故事,我正在修改,你放心,我没有任何顾忌。
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我觉得可以谈论一下《兄弟》的语言了,因为下部就要出版。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上部中的一些流行语,这样的流行语在下部中会更多地出现。回顾自己过去的作品,我很少,或者说不敢使用流行语,生活式的流行语和政治式的流行语,那是因为我过去的叙述系统拒绝它们进入。写作的经验告诉我,叙述的纯洁和表达的丰富之间永远存在着对立,作家必须时刻做出取舍,是维护叙述,还是保障鲜活?有时候两者可以融为一体,有时候却是水火不容。通常意义上,寻找一个角度来叙述的小说,我称之为“角度小说”,往往可以舍弃其他,从而选择叙述的纯洁。可是正面叙述的小说,我称之为“正面小说”,就很难做到这样,这样的小说应该表达出某些时代的特征,这时候流行语就不可回避了。“角度小说”里的时代永远是背景,“正面小说”里的时代就是现场了。流行语的优点是它们总能迅速地表达出时代的某些特征,缺点是它们已经是陈词滥调。我在写作《兄弟》时,曾经对流行语的选择犹豫不决,后来迫不得已,只好破罐子破摔,大规模地使用起了流行语。为什么?二十多年的写作让我深知叙述是什么,如果小心翼翼地少量使用流行语,那么流行语在叙述里的效果就会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样,与其这样,还不如大规模地使用流行语,这叫虱子多了不怕咬。
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
严锋说我的《兄弟》写得非常放肆,我想他可能主要是指下部,我同意他的话。回顾自己过去的写作,我的每一部小说都是“收”回来叙述的,只有这部《兄弟》是“放”出去叙述的,尤其在下部。我想是自己经历的两个时代让我这样写作,我第一次知道正面去写作会带来什么,当时代的某些特征不再是背景,而是现场的时候,叙述就会不由自主地开放了。写作上部的时候,我就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放肆,可是被叙述的时代过于压抑,让我的叙述总是喘不过气来。到了下部,进入了今天这个时代,我的叙述终于可以真正放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放肆的时代里。比起我们现实的荒诞,《兄弟》里的荒诞实在算不了什么,我只是集中起来叙述而已。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兄弟》上部和下部的叙述差距,我想是来自于两个时代的差距。去年八月上部出版时,应责任编辑请求,我为封底写了一个后记,我说上部是“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下部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我用了“天壤之别”这个成语来区分这两个时代,是希望上部和下部的叙述所表达出来的也能天壤之别,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到了,不过上下两部确实不一样。我要说的是,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在叙述中表现出来时,如果没有差距的话,应该是作者的失败。我非常同意严锋的话,他说:“我们今天最大的现实就是超现实。”
二○○六年四月十六日
《兄弟》下部正式出版快有一个月了,我没有想到它会引起这么多的争议。去年八月上部出版时已经出现的争议,现在也被下部带来的争议所稀释了。我原来以为读者对下部可能会有更多的认同,这毕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时代,结果我发现自己错了,很多读者反而对上部更容易认同。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兄弟》上部所处的时代,“文革”的时代已经结束和完成,对已经完成的时代,大家的认识容易趋向一致;而《兄弟》下部的时代,从八十年代一直到今天,是一个未完成的还在继续的时代,身处这样一个每天都在更新的时代里,地理位置和经济位置的不同,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诸如此类的更多的不同,都会导致极端不同的观点和感受。从社会形态来看,“文革”的时代其实是单纯的,而今天这个未完成的时代实在是纷繁复杂。
二○○六年四月十七日
为什么作家的想象力在现实面前常常苍白无力?我们所有的人说过的所有的话,都没有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丰富。《兄弟》仅仅表达了我个人对这两个时代的某些正面的感受,还不是我全部的感受,我相信自己的感受是开放的和未完成的。即便我有能力写出了自己全部的感受,在这两个时代的丰富现实面前,就是九牛一毛的程度也不会达到。《兄弟》的出版,让我经受了写作生涯里最为猛烈的嘲讽,认真一想这是很正常的。很多年前,文学界的一些人常以自己的狭隘为荣,骄傲地宣称除了文学,不关心其他的。现在文学界这样的人仍然不少。去年《兄弟》上部出版时,一位女记者采访我时,我说到佘祥林的遭遇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在荒诞之中,可是这位女记者根本不知道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的佘祥林案件,我想她对化妆品的品牌和服装的品牌可能非常了解。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几次说过,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应该更多地关心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关心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活,因为更多地关心别人的生活,才可以更多地了解自身的生活。同时我也几次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我生活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里。我还说过艾略特的一行诗句:“鸟说,人类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
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这部小说最先是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的,而且是一个无赖的讲述。后来发现第一人称,那个无赖的“我”无法表达出更多的叙述,其实在上部宋凡平死后的叙述段落里,已经没有“我”的空间了,到了下部也很难给“我”有立足之地,于是将叙述方式修改成了伪装的第三人称,可是由于语调已经形成,很难纠正过来,所以我用了“我们刘镇”,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讲述者究竟是谁。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几个人,有时候是几百上千人,我能够知道的就是故事讲述的支点,这是从二○○五年开始讲述的故事,这样有利于流行语的大量使用。我的感受是,这个“我们刘镇”的讲述者玩世不恭,在下部的大部分篇幅里,这个“我们刘镇”都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几乎嘲讽了所有的人,只有在涉及宋钢的段落时,“我们刘镇”才有了怜悯之心。
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虽然我写下了《兄弟》,可是我没有你这么悲观。纵观中国这一百年的历史,从社会形态来看,“文革”这个时代其实是这一百年里面最为单纯的,而今天这个时代是最为复杂的。“文革”是一个极端,今天又是另一个极端,一个极端压抑的时代在社会形态剧变之后,必然反弹出一个极端放荡的时代。我的预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放荡和荒诞差不多应该见顶了,应该到了缓缓回落的时候了。我相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希望,接下去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里,中国的社会形态会逐步地趋向于保守,趋向于温和,因为我们人人需要自救。
二○○六年五月十三日
这次的主题是“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这是我的一位朋友万之说《兄弟》的话,万之是中国八十年代初期重要的小说家,后来因为专业研究西方戏剧,以及漂泊海外和旅居瑞典之后,写作小说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和他十年没见了,这次在斯德哥尔摩朝夕相处了四天,他随身背着的黑包里放着我送给他的《兄弟》上部和下部,他间隙地读完了,他从网上知道这部小说引起的争议,他读完后告诉我,这部小说引起争议一点都不奇怪。他说我写作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他有很多美妙的分析,我这里不再复述,也许有一天他自己会认真地说出来。他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兄弟》的下部,是因为我在下部里叙述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的时代。这句话让我为之一震,在斯德哥尔摩机场和万之挥手告别后,我继续在欧洲旅行,可是我每一天都会想起他的这句话。
娘子站住:皇后要逃婚 王者黑魂 我的科技图书馆 不想讨好全世界 第七天 碧血溅京华 瓶中美人 重生之盗帅 炸裂志 在细雨中呼喊 快穿:构书师没有双休日 少年巴比伦 慢船去中国 许三观卖血记 紫府迷踪之奔雷小剑 云中人 追随她的旅程 逃之夭夭:王妃养成记(完结) 半生为人 打工女孩
ampampltbampampgt内容介绍ampampltbampampgt凤九,昭黎国摄政长公主,她软禁幼弟私藏遗旨众叛亲离,只为助夫君登上皇位!然,大婚之夜,一杯毒酒,丈夫和妹妹携手而来,破腹取旨,她和血起誓,血海深仇必定以血还之却被以血糊眼,以发覆面,只为令她魂魄俱散,无法化作厉鬼前来复仇!当后宫之主重生成没有地位的侯府嫡女,既然占了她的身体,也要报了她的仇,家斗情斗宫斗一把抓,庶姐庶母渣王一锅炖。她面纱遮脸,张扬嗜血,六亲不认,是镇国将军府最令人非议的嫡长女他半边鬼面,纨绔残忍,风流无度,是帝国之中最徒有虚名的无权昏王一个玩笑,嫡女嫁庸王一场大婚,令江山易主谁挡住她前进的路,就踩在脚下成为她的垫脚石谁挡住他的去路,剥皮剜心,生不如死!谁将耻辱扇在他的脸上,就成为祭剑的一抹亡魂谁若令她蹙眉,即便烽火戏诸侯,也要以江山博她一笑。长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第一日百花绽放的王府后花园,男子懒洋洋的倚在八角亭中的长榻之上,半身银白华衣逶迤至地,锦缎上的莲花暗纹在阳光下泛着妖冶而华丽的色泽。面前的管家战战兢兢的站着,抬头看也不是,转身走也不是。男子轻轻的晃着自己手中的杯子,骨节分明的手指上鸡蛋般大小的红宝石耀目如辉,声音低沉魅惑,再说一遍,王妃去哪了?管家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王妃说,今日她要去望仙阁替王爷给清漪姑娘下聘了!下聘?男子危险的眯起双眼,他可不记得他什么时候说过要娶顾清漪!管家又不动声色的后退了两步,王妃说,王爷吃不饱是她的错!娶了清漪姑娘想必王爷就不会再需要去她那儿觅食了!第二日王妃又去望仙阁下聘了?声音隐隐有怒气浮动。管家极力保持声音稳定,是!王妃说,今日望仙阁最红的小倌开苞的日子,既然王爷不喜欢姑娘,王妃说不介意多为王爷纳一房男妾!男子咬牙切齿,本王的王妃可真大度啊!管家面不改色的点头,王妃说,身为一府主母,操持王府事务事小,关心王爷的身心康健才是关键!第三日月黑风高,四下无人,正是适合办事的好时候,逍遥王府后院黑影从屋瓦一闪而过,停在了逍遥王妃的屋子顶上。雕廊画柱的龙凤床榻上,大红色寝衣几乎铺满整张床,衬得床上之人肤白若雪,莹润的肌肤在夜明珠柔和的光芒下泛着珠光般诱人的色泽。屋顶上的人眼中闪过一抹淫晃晃的笑,从屋顶一跃而下直扑向床榻上那勾人的身影。身子刚刚落下,笑意还没收掉,床榻上的人已然回头,娇声低唤,王爷,你可来了低头一看,正是昨日王妃不辞辛苦为他纳的男妾。滚!云上翊磨牙磨的小倌心底发颤,不敢抬头多看一眼,拎着衣服溜的比兔纸还快。玉色的珠帘后传来清冷的女声,王爷何必如此生气,若小倌不好,明日妾身继续去望仙阁!不用了!云上翊伸手一捞,将珠帘后的女子连带珠帘一起捞入怀中,有你足矣!女子勾唇而笑,寝衣半落,露出光滑圆润的肩,魅惑无比,她忽然一个翻身骑至男子身上,嚣张无比的道以何为证?云上翊扣住女子后脑,往下一压,双唇相接,低哑的嗓音声声入耳,以天下为聘,江山为礼,换你倾心以待!...
一个被捡来的孤儿在他十八岁那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世的机缘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人们羡慕的一切,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隐秘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无上的绝学,无比的财富和数不清又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任何的谜团都会在他的面前不自觉的解开,但在这背后是更深的谜团!爱恨情仇的交织,得失取舍抉择,怀璧其罪的他将怎样解开最终的秘密武临天下...
她是御赐公主,却因错信枕边人,换来剥皮制衣,含恨而死。逆了时光,回到十四岁,她铤而走险与丑颜世子合作,揽尽天下财,手撕中山狼和白莲花的伪善真面目,成为大赢家!却一不小心变成香饽饽,招惹了赶不走的骚包摄政王?这红烛暖帐,爬上床对她上下其手是怎么回事?是谁说项王诸子,秦王最贤?呸!假的!都是假的!这根本就是个狂霸酷拽,坏事做尽的色胚子啊!片断一清明祭祖,项国皇陵前,某女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坟,傻眼了,如果说两年前聂季风就躺在这里了,那每日与她同床共枕的人是谁?秦烨,你这个大骗子!片断二某日朝堂之上,丞相上书状告某男弑弟夺妻,奸淫成性。某女乘势霸道宣布秦烨,这一辈子你只能是我大伯,其他的,别妄想。谁知当场就被傲娇男强势搂过,打包带走丞相都拐个弯儿给我们作媒,你还不让我睡?某女的人生彻底被颠覆了,爷,你的节操呢?某男看着身下精致的小脸,无赖耍混,比起媳妇儿来,节操就是屁大的事!娘子一起嗯嗯啊啊...
一地震把堂堂百草医药集团的唯一继承人给震成了乡村小拖油瓶,还是一个没死就给人配了冥婚的拖油瓶。面对舍命相救的娘,体弱多病的后爹,怯懦懂事的弟妹,乔冬凌攥紧了小拳头,燃起了她保护系的小宇宙。保护他们第一步,走出穷困的大山沟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孰料遇上个不识相的挡道!某女千家生意千家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何不共赢?...
一代兵王,遭人陷害,重生十年前。且看他如何一步先,步步先,弥补当初犯下的错!...
关于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特种兵林逸青完成任务返回时在直升机上被球形闪电击中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平行时空的陌生王朝时代乾朝,这是一个曾经兴盛一时却已然步入衰落的王朝,此时刚刚接触到西方工业文明,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处于剧变的前夜。为了实现心中的强国之梦,林逸青毅然带领着这个古老的国家蹒跚前行,开创了一个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