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部分(第1页)

正因为这样,直到1995年4月10日陈云去世之后,我才从上海飞往北京,在中南海采访他的夫人于若木。

我在1978年曾访问过她。当时,她很认真地答复我的问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一回,在采访中,她又是以极为认真的态度,回答我的问题。每当回答完一个问题,她总是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由于我事先草拟了采访提纲,也就一个一个问题问,她逐一给予答复。由于她过去几乎从不对外谈陈云,也几乎不谈她自己的身世,这样,她这次对我所谈的许多内容,成了“独家新闻”。我很感谢她的鼎力支持。采访非常顺利。我除了把她的珍贵回忆写入《陈云之路》一书中之外,还写了两万多字的专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中南海的采访(2)

我用电脑写完专访初稿,航寄于若木审阅。

1995年7月13日傍晚,我接到于若木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告诉我,文章已经收到,翌日她要去北戴河,可以带到那里看。不过,要到7月18日回北京才能寄出。

我在7月21日收到她的来信和修改过的文稿。我看了一下她的信,果真是18日从北京寄出的。

她改得很仔细。有的细节,经她补充后,非常生动。

比如,文章中写及,陈云在家中总是喊她“陆华”──她原名于陆华。她则补充了一笔,说她在给陈云写信时,称他“云兄”。

又如,初稿中提及,她生了大女儿,“陈云为女儿取名陈伟力”。她改成“于若木为女儿取名陈伟力”。她补充了一句:“儿子的名字为陈云所取,女儿的名字则为于若木所取。”他们家这样的“取名规则”,鲜为人知。这样,我后来再度去京,在7月17日又请她详细谈了陈云和她给孩子取名的经过,“挖”出了许多新的故事。

再如,初稿中提及,陈云不记日记。于若木补充了这么几句:“但每天气象他都记录,每天生活起居也作记录,大便的时间,量的多少都记。”这又从一个小小的角度反映出陈云的细心。

于若木连初稿中的用词,她都很细心加以斟酌:

文章中写及陈云生活“简朴”,她改为“俭朴”;

写及她父亲“主办”山东第一师范,她改为“创办”;

写及去年春节陈云在荧屏上亮相,“海外舆论普遍认为陈云健康情况良好”,她把“海外”改为“海内外”……

这些一字之易,显得更为准确,也表露出她的认真。

她是营养学家,连医学名词都帮我改正。

比如,文章中提及陈云晚年患吸入性肺炎,大夫不得不使用抗菌素杀菌,可是这么一来,把肠内有益的“双曲杆菌”也杀死了,减弱了消化力。她把“双曲杆菌”改为“双歧杆菌”。

又如,文章中写及陈云晚年从喝牛奶改为喝豆浆,“这主要是考虑到豆浆的胆固醇低,更适宜于老年人饮用”。她把“胆固醇低”改成“无胆固醇”。

这些科学方面的改动,充分表明她对自然科学的熟悉。

她送给我三封很珍贵的信的复印件,并同意在文中加以引用。这三封信是陈云去世后,才在北京集邮市场上发现的。这三封信,是陈云、她和她的妹妹在1939年从延安寄给正在英国伦敦的她的大哥于道泉。不知是什么原因,居然流落到北京的集邮市场。幸亏被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成发现,买下了三封信,送给了于若木。由于于若木的帮助,使我有幸得以首次公开披露了这三封信。

1995年8月8日,我又对她进行补充采访。她回答了我一批新的问题。内中,她谈到一些文章,由于已是好几年前发表的,她怕我查找费事,后来就复印寄我。

我很感谢于若木的热情帮助,使我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采访。

在我向于若木告别时,她赠我一枚陈云侧面浮雕铜像,作为纪念。这是陈云去世之后,为陈云九十诞辰而制作的。在铜像背面,刻着陈云所写的九个字,亦即陈云的座右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陈云之路》经过*中央文献研究室审读通过,于2000年1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5年,《陈云之路》经过修改、补充,再度报*中央文献研究室审读通过,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

为梁实秋编情书选(1)

一部厚厚的五十万字的《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印着“叶永烈编选”,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

这本书在台湾引起注意。台湾的评论说,这些情书原本应由台湾出版,怎么反而由一位大陆作家加以编选,先在大陆出版,再“引进”台湾?由此可见,这位大陆作家的眼光是何等的敏锐……

其实,我能够为梁实秋编情书选,纯属偶然。

我跟梁夫人原本素昧平生。

记得,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先生病故于台北。那时,我正在上海图书馆港台阅览室查阅资料。管理员姚先生跟我说:“这几天,台湾报纸大量发表纪念梁实秋逝世的文章,你要看看吗?”他的这一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借阅那几天台湾各种报纸,并把关于梁实秋的纪念文章都复印下来。

回家后,我仔细研读了这些文章,使我转变了对于梁实秋的看法。

然而,看了台湾诸多纪念梁实秋的文章,使我对梁实秋有了真实的了解。我从那些文章中得知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在北京,1988年3月,我到北京对她进行采访。她曾去美国看望过父亲梁实秋(有一段时间梁实秋客居美国西雅图),谈了关于梁实秋鲜为人知的许多情况,也谈到她的生母在美国死于意外事故以及梁实秋在台北续娶韩菁清的经过。

我写出报告文学《梁实秋的梦》,记述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对于故土的浓浓的思恋之情以及他的晚年生活。这篇报告文学在1988年第六期《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我把《梁实秋的梦》,寄给了在台北的韩菁清。

韩菁清的地址,是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告诉我的,不会有错。但是,信寄出之后,一年多没有回音。

我想,也许是这封寄自大陆、鼓鼓囊囊的信(信中装着《梁实秋的梦》发表稿),被台湾有关部门没收了;也可能是韩菁清不喜欢这篇作品,也就不予置理。

1990年元旦刚过——1月2日,夜九时,忽然电话里响起陌生的女声:“你是叶永烈先生吗?”她把“永”字,念成“允”声。

她说,她就是韩菁清,现住在上海衡山宾馆。她问我有没有空,能否马上过来一晤?

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  三只鸳鸯一对半3  无耻奴  迷失的兵城1  丘吉尔传  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  第一福晋  道教 佛教 唐帝国  手握万千灵魂,我在末世封神!  [黑篮]药不能停  破产前夕,我激活超级军校系统  鹰雁搏  昭君艳史演义  益智录  牧仙  修了毕业率为零的无情道  星破凌空  扬州八怪传奇(下卷)  禅武空间  江山愿  

热门小说推荐
合约萌妻不准逃

合约萌妻不准逃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包办婚姻?为了家族利益也不能葬送她一辈子的幸福啊!什么?你有你的大明星girl friend,我也有我的学长男票啊!还嫌我幼稚?我才要鄙视你老牛啃嫩草呢!既然大家郎无情妹无意的,那么这场婚姻,就姑且当做是年度大戏来演好了。婚前协议都签好啊,婚期为一年,等各方利益平衡好之后,立马办离婚!不过,这位帅爆了又冷酷的大哥跟她倒是很合得来,大家里应外合,步调一致,以后就算做不成夫妻,还是能做兄妹的。咱们好好合作,演好这场戏哦她是这么想的,但是,老哥,你怎么越来越不对劲了?你不都知道我有男朋友了吗?我要带他来见你你黑什么脸啊?我跟我男朋友搂搂抱抱地你干嘛要两眼喷火?...

我做主播的那些年

我做主播的那些年

因故辍学孤身一人来到西安追逐音乐梦想的苏晓晴在好友的帮助下混进了西音这所艺术殿堂开始了蹭课之旅。房租到期蹭课被抓打开一扇窗。生活的压力迫在眉睫,为了能继续学业苏晓晴走上了网络直播这条不归路,直播第一年,她是百人主播,直播第二年她已是万人主播,直播第三年十万人主播高处不胜寒...

无限崩坏

无限崩坏

生化入侵火影,丧尸大战忍者。等等,好像哪里不对,任务不是拯救世界吗?穿越到火影世界后,东方明本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他爱的地球,但结果却发现现实很残酷。于是乎,他便走上了传说中的哔哔!之路。...

我自地狱来

我自地狱来

他来自地狱,只手灭恶鬼,谈笑斩修罗,却没想到碰上这种事校花同学,有事好商量,先把衣服穿上!...

重生之极品姐夫

重生之极品姐夫

本书已经签约,请放心收藏养肥!重生的楚义,救下本该死去的小姨子,引发小姨子的狂热倒追。姐夫半个月就做主管,两个月做部长,仅仅用了三年,就成了集团CEO,这样的男人,岂能放手。...

君妻

君妻

她是京城第一美人,更是当之无愧的名门贵女。祖父是孔子嫡亲后裔天子亲封的衍圣公,父亲是当代大儒,母亲为她留下十里红妆。显赫的出身,庞大的财富,惊人的美貌,怎么看都应该荣华一生,可她最终却落得英年早逝,一代绝色佳人枉死荒野。重活一世,她回到命运转折的那一年,选择了与前世决然不同的另一条路,下嫁给英雄救美中那位英雄。本以为对方是泥巴腿中的异类,勉强算得上端正君子,不想却是一匹山中恶狼,行走悬崖峭壁。罢了,既然摆脱不了恶狼痴缠,又有泼天富贵许之,且与他走一朝便是,反正坠崖也有垫背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