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谢皇上夸奖!”沈粲还在愣着,沈度忙拉了他跪下谢恩,“臣兄弟二人自幼习书以自娱,今遇圣主,英雄有用武之地,愿肝脑涂地报陛下知遇之恩!”
永乐爽朗一笑:“度还博涉经史,为文不染浮华,又以书法见长,在朕左右,将来必有大用。”
接着,永乐又见了自号九龙山人并以酒酣举笔的王绂,叫着他的字:“孟端不事权贵,不染铜臭,真君子也!来日朕得暇时,一定看你的醉翁亭画,看看有无李太白斗酒百篇的气魄。”
“皇上,酒酣握笔纯是误传,臣饮酒尚有微量,酒后行书作画似梦游天姥,不敢有渎陛下圣聪。”
这么多书法家来做誊工,永乐喜不自胜,仿佛立在钟山的山巅之上,俯瞰远方,山川物景、往来行人尽收眼底,享受着这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从容和悠闲。
“起驾!”随着黄俨那声漂亮的、长长的吆喝声,仿佛暮鼓晨钟,把一座古老的帝王之都瞬间唤醒了,道衍、解缙、刘季箎恭送到文渊阁外,其余所有的人在值房内跪送,看着皇上远去的背影,每个人心中都漾出了无数的遐想。
永乐的一次巡幸,无论是见到、没见到皇帝的,听别人传过来的、越传越神的话,冥冥之中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归属感、关切感和士为知己者死的知遇感。深醇大雅,辉映华章,这是否就是他们翘首以盼、望穿双眼的所择之木呢?怎么和外间大肆屠戮建文诸臣的皇帝判若两人,这就是今上真正做皇帝的开始吗?无论如何,儒士文臣们看到了刚刚出了地平线的一线曙光,这光芒竟那么强烈,就要把他们心中的阴影驱赶得无处可藏了。
“皇上,八百里加急,征虏将军、总兵官何福报:鞑靼王子也先土干围攻宁夏甚急,特报与皇上!”太监黄俨风风火火跑进坤宁宫,转来了通政司送达的加急文书。
天近薄暮,忙碌了一整天的永乐在皇后徐仪华的寝宫刚用晚膳,皇后还特地吩咐她的小膳房为皇上准备了一点他最爱吃的生芹,还没吃上几口呢。
“传旨内阁,到武英殿候朕。”永乐说着只将一小碗松子米粥喝下,胡乱吃了几口生芹,就匆匆去了。徐仪华知道,这就是他的性格,风风火火,国大于天!当燕王是这样,做了皇帝,变本加厉。看着一桌子饭菜,也只能爱怜而无奈地叹息一声。
永乐赶往武英殿时,满心想着如何同七位阁员一同讨论击退敌兵的方略,见了只有以编修入职内阁的杨荣一人在此等候,遂大为光火,劈头盖脸道:“人都哪儿去了?”
“皇上不是也用膳去了吗,”杨荣边是玩笑边是安慰和解释,“陛下,天光已交申时,几位已散班回家,臣在此值守,专候陛下随时垂询啊!”
“朕一急,倒把散班的事忘记了,”永乐有点尴尬,“随他们去,也先土干攻宁夏的事你可知道?”杨荣已从小太监的口中知道了事件的梗概,早已成竹在胸。这时,他又故意把奏章仔细看了一遍,看的皇上一个劲搓手,有些急不可耐。
“皇上大可不必为此事操心。”“为甚?”这样一件紧要的告急奏疏在杨荣的手里竟如此淡然,永乐不解。“皇上或一时被它的外相迷惑了。臣揣度着,一则镇守的何福将军,沙场老将,久历战阵,对付也先土干等小股鞑靼游骑正其用武之时;二则宁夏城坚器利,人皆习战,屯守戍卒武勇剽悍,又有何福攻防有素的训练,料是无虞。估计是何福担心也先之外还有后援,万一城池有失,反倒落一个‘匿不以闻’的罪名,所以上达圣听。臣观这言词,并无向皇上搬救兵、讨主意的意思啊!”
永乐又拿起奏章,从头到尾,字斟句酌后,不再着急了。杨荣继续说,“皇上看这日子,从上奏至今已经十几天了,臣估计早已解围,陛下塌下心来,回宫安寝,一二日之内必有捷报的。有臣在,非紧急要务就不搅扰皇上了。”
想不到,这样一件紧急的军务竟被三十出头的杨荣如此轻松地处理了,永乐虽回了坤宁宫,吃他的半截饭,心里还是忐忑的。也是凑巧,夜半时,宁夏解围的奏章果然送进了大内,永乐从此叹服了杨荣的剖白和谋略。此后,但凡军事上的大事他都要听听杨荣的想法,几次亲征如影随形,连代表皇上到边关处理他部的归降事务也非杨荣莫属了。
第二天上朝,兵部尚书金忠再奏宁夏撤围之事,永乐喜形于色,赞道:“杨荣等内阁诸臣佐朕处理军政庶务,参际戎事,恪谨奉职,从容辅弼,各着其美。其心以体国之竭,求劳自奋之励,事无壅滞之畅,襄赞之效,卓尔不群。或至夜半时分,勤慎不懈可圈可点,为朕分忧,为民惠爱,裨益不在尚书之下。”
永乐环视众臣,今日所言,就是要树立榜样,荣耀干臣,“着赐杨荣、解缙等七名阁臣二品服饰,以示褒奖!”解缙居首,七人齐刷刷出来谢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立内阁是永乐的首创。洪武初年,实行中书省制和大都督府制。丞相统率百官,为中书省之最高长官,署理全国行政事务;大都督为大都督府之最高长官,署理国家军政事务。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等都曾做过丞相;大都督一职由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担任。十几年过去了,太祖嫌丞相事权太重,处处掣肘不说,吆三喝五,前呼后拥,简直就成了第二朝廷。
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从此废除中书省,以法定形式规定,不许再设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提高六部的职权和地位,直对皇上负责;后来又担心部权过重,还会危及皇权,遂对应六部设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六到十二三人不等,首领官都给事中,才正七品。品秩不高但事权很大,不但有谏议之权,还有弹劾和监察之权,对六部加以牵制和监督,且比六部离皇上更近,就是和内阁一样在大内办公,皇上随叫随到。
军政大权更不能忽视,亲侄子也不能放心,更不能放过。和杀胡惟庸前后脚,以“亲近儒生,胸怀怨望”,朱元璋乱鞭打死侄子、大都督朱文正,分大都督府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府,各管辖数省军队,而任职、简练之政令皆由兵部。
五府、六部及执掌风纪监察的都察院、专典刑狱的大理寺、上达章奏的通政司皆对皇帝一人负责,自此,太祖再也不用担心大权旁落了。大权不再旁落,接下来的困惑是,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和政事,他一个人根本处理不过来,何况他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不久,他就不得不设立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等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辅助他处理全国事务。
建文四年八月,刚做了一个多月皇帝的永乐就感觉到了庶政的庞杂和繁芜,漫无头绪,永无穷尽,一个人无论如何应付不了。于是,也用起了父皇使用殿阁大学士的作法,命召对称旨的翰林院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称为阁臣。因人手太少,还是顾首不顾尾,很快又命侍读胡广,编修杨荣、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同值文渊阁,七名阁员一起,基本上能把那山堆的事摆布开了。虽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待遇却迥异于众大臣,大内就餐,朝夕侍立,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兼备顾问,那是天子近臣啊,也不免引起很多人的眼热。
七人入值后,把全国各地的政务、军务分为轻重缓急、分门别类排列起来,且在许多冗长的奏章前都作了节略,使皇帝能够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永乐一下子轻松多了,所以他对阁臣的辛苦和辛勤最为了解和称道,更因为常在身边的缘故,较外臣就有了更多的亲近,有时到了夜半十分就寝前仍赐坐榻前,议论机密重务。
震惊!废物前妻竟是全能King 女尊兽世,大猫娶夫养崽种田日常 我又没让他喜欢我[星际] 综漫:开局一头神农兽的兽医日常 美男多了没烦恼,挨个宠宠精神好 不是,谁说他天赋差的?这叫差? 意向引诱 我的父母穿越了 暗涌 真佛系与假佛系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悲报!我用法宝干翻世界 女扮男装掰歪全宿舍,修罗场了! 让你cos女帝,没让你请出本尊 沈总,你的作精老婆已送达 情种 七宗罪之天佑瑾华 龙翔凤舞:官场丽人行 灵幻大陆:暗影崛起 摆烂雄虫被迫养家糊口[虫族]
一个神秘的失忆少女,踏上了寻找上古四大灵器的路,是意外,还是阴谋?路途险而遥。一个天生红眸的怪异少年,宿命的牵绊,让他们越走越近,是痴情,还是孽缘?情路高且阻。四灵聚,魔域出,天地风云,瞬息而变。她终将恢复记忆,走上自己的路。不管是时隔多久,千年前的灭门屠族之灾,萦绕在怀,她回不去的单纯,终将在复仇的杀戮中湮灭无存!世事的变化里,她可曾留意,那个为她失了心的男子?当风云渐渐平息,蓦然回首,错过的终究是错过了。有些悲剧在一开始便已注定,然而却总是要让你在追悔中演绎一个个不一样的结局,徒留满心的不甘。千山之雪,寸寸湮灭,化作黎明前的灰烬,不为初生的暖阳,而是自身的高冷圣洁。...
尴尬人活出不尴尬的人生。本文主要以邢氏这一辈人的故事为主,宝玉不会配黛玉或宝钗,不喜勿入。公告本文将于明日,7月7日开v,当日三更,如无意外,以后每天至少两更,里是我的完结文穿越之我是良妃穿越之好好过日子欢迎大家猛戳!...
方中锦没有前世记忆,也没有叮一声就能逆转战局的系统。甚至还被皇帝朱棣诛了十族。就此这个文曲脱世之才却连科举入仕这条路也断了。这样一手烂牌到底要如何打好?靠愚蠢的配角?抱歉,全员智商在线。靠上古神器里的老爷爷?抱歉这是一本武侠历史小说。那就只能靠嘴炮和微表情学了。至于屡获奇功,美女佳人,神兵利器。别急,统统都在赶...
今天发工资,老板多给了我一千块钱,抬起头发现他正在冲我不怀好意的笑...
从资源匮乏的地球,到同样资源匮乏的大荒,黎桐心中的信念从未变过。无论是受人追捧,还是遭人鄙弃,她自胸有沟壑,岿然不动。漫漫求仙路,多艰难险阻。哪怕这条路没有她落脚的地方,她也要亲自闯出一条路来!...
新书已开清穿嫡福晋四爷,要娇宠,欢迎新老朋友关注。穿越前,林梦瑶是首都大历史系剩女一枚穿越后,她一心一意要进胤禛的后宅,好好尝尝当宠妃的滋味。等她憋着劲终于指给了四爷,才发觉这后宅的女人个个都不好惹。而这还不是最令她头疼,最头疼的是那个面瘫皇子。他性情内敛,时阴时晴,但他可是林梦瑶的终身饭票,必须得伺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