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部分(第1页)

——原来大家还是自由的!天后宫里的人们顿时松了口气,欢呼一声,全都涌上了街头。

新浦、海州和连云三镇的历史其实正体现了沧海桑田的过程。清朝嘉庆年间,新浦还是一个“新兴的海港”,到了民国时候,随着泥沙堆积、海岸东移,海港已经跑到了新近出现的连云一带,而逐渐“变老”的新浦则退缩成为了内河码头。

新海连三镇是未经过战斗就顺利解放的,所以城市中的设施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码头上樯橹云集,来自山东半岛的粮食、来自运河两岸的木材以及出自本地的食盐和豆料堆积在货场上,一片熙熙攘攘的忙碌景象。

新浦这里属于盐碱地质,四周围连一棵树也见不到。当地除了大量产盐就只能种豆子,所以这里制造酱油的作坊特别多,安徽式、江浙式、广东式、山东式……各种风味的酱菜园应有尽有。

在新浦大街上逛一逛,开张的店铺不过三分之一,大部分商人都不晓得跑到哪儿去了。镇上最显眼的就是共产党开办的“北海银行新海连支行”,那里正在推广刚刚发行的人民币(老版人民币),银行门口的通告上写着兑换的比例:一元人民币等价于三元“中州钞”(中原解放区中州农民银行)、一百元“冀钞”(华北解放区冀南银行)、一百元“鲁钞”(华北解放区鲁西银行)、一百元“北海钞”(华北解放区北海银行)、一百元“华中币”(华东解放区华中银行)、一千元“边币”(晋察冀边区银行)、两千元“西北币”(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四万元“陕甘币”(陕甘宁边区银行)……

几位好事的太太小姐跑进银行里询问“金圆券对人民币怎么换?银圆又怎么换?”,工作人员回答说,金圆券的限额兑换在各个解放区只开展三个月的时间,新海连特区已经停止了这项业务,但银圆却还是可以兑换的,一块银元换一百元人民币。蛋蛋女士突发奇想,用袁大头把各种式样的共产党钞票都换了好几张,钉成了一本就象连环画一样,大家看了都觉得挺好玩(当时人民币的最大面额是100元,一万和五万的大钞还没有发行)。

银行的布告上面有一项内容:规定国营企业、机关、部队以及合作社的现金都必须存入银行,而且限定共产党干部私人储蓄的最高限额是人民币五万元,超过的部分就必须交公。这个规定让围观的“国大代表”们十分诧异,有人认为共产党推行共产主义、废除私有制,这样的做法正是其政治奋斗的目标;也有人不大相信共产主义,觉得这只是一纸空文不可能得到实施,“有人类就会有奋斗,奋斗的结果无非是破坏旧有的不平等再创造新的不平等。均贫富的社会其实不合理,合理的社会应该有合理的生活差异……”

然而在新浦,“不平等更合理”的理论似乎很难成立,因为解放区的民众正以实际的行动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力量。

当时,新海连特区的农业水平很低,居民的粮食全要靠外地输送,各行各业的工资薪水也经常用小麦来结算。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新浦的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起了“勤俭节约运动”,机关干部、部队战士、学校学生、码头工人纷纷从自己的嘴里省下口粮,无偿地捐献给社会。街道上贴满了倡议书、决心书,全都表示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或者一天只吃一顿饭,“新海连建国学校”原定每个月发放一万斤粮食,师生们先是主动减掉了一半,后来又决心减到三千斤。国大家眷们围着大字报议论纷纷:“哦哟,那不是只剩下半饱了么?”——可蔡智诚却从中领悟到:正是有了这后方的“半饱”,淮海战场上的解放军才能够有那么多的包子和馒头;也正是由于后方的肠肥肚满,双堆集的黄维兵团才不得不啃食马肉——战争的胜负,其实早在这远离硝烟的集镇上就已经决定了。

新浦一带不产粮食,但海产品却多得很,小贩们挑着螃蟹和鲜鱼沿街叫卖,一块银圆居然能买到三十多对对虾,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一帮家眷再也顾不上逛街(本来也没什么可逛的),女人们先是疯狂地采购了一番,然后就拎着大筐小篓跑回了天后宫。

鱼虾螃蟹很快就煮好了,扑鼻的香气充满了整座大殿。这时候,天后宫的“管理人员”也在吃晚饭,陈丽君看见一帮老兵就着咸菜啃窝头的样子很可怜,于是就好心地端着一盆海鲜送了过去,可谁知道,才过了没一会,她又抱着盆子回来了,而且哭得梨花带雨、好不伤心。

原来,蛋蛋女士遇上了那位性格内向的中年“管事”。一瞧见菜盆里的鱼虾,原本正蹲在地上啃窝头的汉子就气哼哼地站直了身子:“里中么嗲(你这是要做什么)?”

蛋蛋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对方的意思,连忙笑着回答:“请你们尝尝鲜”

“喔莫要!帮特拌出切(把它拿出去),什么玩意?※☆◎#@&*!!!……”

虽然听不懂人家吼得是什么,但一看那暴跳如雷的架势就知道不会有啥好话。可怜的蛋蛋女士哪里遇见过这般阵仗,立刻被训斥得痛哭流涕,最后只得满腹委屈地落荒而逃。

俗话说,巴掌不打送礼的。你愿意啃窝头没啥关系,可也用不着这样打击送海鲜的人吧?一帮“国大家眷”顿时觉得忿忿不平,纷纷慷慨激昂地发表着各自的高见:

“那黑脸大汉肯定是来监视我们的看守,他是怕我们在菜里面下毒!”

“死牢头!好心当做驴肝肺,一辈子只能啃窝头!”

……

晚饭过后,天色渐渐黑了,可天后宫里的人不但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一群群身穿粗布军装的男女从外面跑进来,有的忙着啃干粮,有的忙着洗脸洗衣服,有的在院子里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有的则点亮油灯看书写东西,还有人在戏台上(天后宫内有个办社戏的木头台子)和房檐下铺麦草,显然准备在那里过夜。

蔡智诚莫名其妙地打量着这群男女,心里猜测着这天后宫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又是什么身份?而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两个人推开了配殿的房门。

来人穿着与其他人完全一样的粗布军衣,脸上也同样带着几分营养不良的清瘦和苍白。但他俩的神情举止却充满了与众不同的自信和从容,一见面就热情地拱手招呼:

“各位好!新海连的军民欢迎大家来到解放区!”

随着一阵热情的寒暄,两位中年汉子微笑着出现在大家面前,前面的一个三十左右,后面一个五十出头。经自我介绍之后才知道,比较年轻的那位名叫谷牧,是新海连地区特委书记兼军区政委,而年长一些的则是特委副书记、特区专员李云鹤。

这两个人的突然出现让国大代表们很是吃了一惊——经过多年的宦海生涯,人们早就习惯了地方要员的颐指气使和奢侈排场,并且也知道,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国的共产党人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摆出获胜者的威风,所以大家在心理上都已经做好了“忍辱负重”的思想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眼前的书记和专员却显得十分简朴平和,不仅身后没有警卫跟班,而且都穿着与普通士兵相同的粗布军服,风尘仆仆、面带倦容,如果不是言谈举止中透露出的那一种与众不同的自信和从容,真还看不出他俩就是当地的“父母官”、是这数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最高官员。

乍然相见,天后宫配殿里的人们略有几分紧张。张志韩先生首先对解放区军民的宽容接待表示了感谢,然后又介绍了身边的国大代表以及家眷,并且着重强调:“我们都是文人出身的参政议员,并非是挑拨内战的军阀”。

谷牧书记笑着回答:“很好很好,我们也是文人出身,我们也没有挑起内战”。

双方开怀大笑,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

PS:谷牧曾经是北平“左联”浪花文学社的骨干,笔名“牧风”(当时与他齐名的是《天山景物记》的作者碧野),而李云鹤则当过《黎明周刊》的主编。

星际幼儿园  在恋爱综艺阴阳怪气后爆红了  御夫  被治愈系包围后  征服仙门从收徒开始  成仙了,就别再来找我  咒灵操使晴明  慵懒花颜  契约血仆后我被标记了  一一一  女鬼剑之爱的蜜液  飞哥传  重生:无心拥得帝王宠  末日邪君  身边的人全穿越  古代发家实录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逆乱无道  修仙十年,下山即无敌  重生之富婆系统  

热门小说推荐
天命轮回

天命轮回

老头子说,我命主紫薇,若生于古代,必将是一代帝王,君临天下。一个命主紫薇的少年。一个古老的预言,注定的宿命。虽有不甘,却也无奈。...

终极特工之末世存亡

终极特工之末世存亡

街道,实验室,城市,工厂到处是怪物们的乐园,它们觅食新鲜血肉满足内心的贪婪。人类疲于奔命,为了生存义无反顾的拼杀,相互勾结,内讧,厮杀。人类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将一切恐惧和邪恶驱逐?得到最终的胜利和解脱?我们希望的圆满结局将会怎样上演?因果轮回,这个世界总有故事在发生,冰层覆盖下的南极洲将为你揭开一个远古之谜!...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绝宠文)本小姐从来没有睡不到的男人!她是不受宠爱的豪门千金,毒舌,倔强。他是商业帝国的帝王,冷酷,狠辣不近女色。阴差阳错,他和她结婚。结婚当晚...

神豪的安逸生活

神豪的安逸生活

新书灵气复苏中的黑店已上传。什么样的生活最安逸?首先要有钱,有很多钱,系统强制要求每天消费一万块,每升一级,消费额度加十倍!然后要有一些影响力,至少也要是名人吧?系统让你重生过去,有名的剧本都是你写的,你跟好多明星认识,甚至好多娱乐公司都是你投资的。还有?生活中要平稳中有刺激,要每天和白富美拍拖,给其他舔屏党撒狗粮,还要上所有的媒体报道,人生时时刻刻都是十几亿人关注的直播书友群664310150...

七零俏时光

七零俏时光

末二代李彤遭朋友陷害掉入了开满食人花的山谷,没想到却是穿越到了一百年前的一九七四年,一个漂亮而又有些软弱的十五岁女孩子简丹身上。和简丹住一间房的张芳芳是一个重生者,为了摆脱前世的命运,张芳芳手段用尽只想能得到有些背景的黄剑锋以改变自己前世悲催的命运。却没想到黄剑锋没有被蓄意接近的张芳芳吸引,倒是被李彤穿越的简丹所吸...

百花缭乱

百花缭乱

一个身穿性感的短短杏黄色道袍。脚踩一双木板人字拖鞋留着西瓜头发型,长相甜美可爱。身后背着一个手工非常劣质的白色娃娃,腰间挎着一个稻草人年纪在十三四岁左右的女孩子出现在了苏灿的眼前。当他看到苏灿之后,嘴角微微上翘。开口说了一句让苏灿差一点没有晕倒的话属下‘申公豹’参见帝君大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